首先不免俗的先跟大家說聲~新年快樂~

祝大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、心想事成、虎年衝不停!!!

 

接下來就直接進入主題了,

近年來環保的議題一直沒間斷過,

尤其最近放映的"+-2度C"更是引起廣大的討論與迴響,

生存的三元素陽光、空氣、水,

若照科學研究人員的推斷而行,

我們最先遇的的重大災變應該就是水了。

隨著地球溫度的上升海平面也會隨之上升,

首先遭殃的就是居住在沿海地區與低窪地區的人們,

將會面臨到無家可歸的狀況。

沙灘會不見、魚塭會消失、漁港會淹沒、食物鏈大變動,

生靈的距離與交集將會變得更緊密,

各種衝突輕易的發生,民生物資越來越貴,

生活變成生存,未來是黑暗的世界....

當然這是在沒有防患未然的前提之下順應的推演,

那如果我們已經有了對策呢!!

 

如果我們必須生活在水上...

泰國、緬甸的水上人家,荷蘭的船屋、兩棲屋,

前者與水共處早已行之有年,但不適用各個緯度上的人類,

因為生活經驗與發展程度的不同致使無法直接套用,

而後者則是不斷的在與海爭地發展任何的可能,

如現今趨近成熟的兩棲屋就是可以直接取經套用的範例。

假如未來陸地真的變成稀有,而人也適應了海上的生活,

這樣的轉變未必不是件好事。

換個角度想,人不必再拘限於陸地上行動,

整片海都成了人的行動範圍,

而水這種介質的特性更有利於電訊傳達,

試想整個海洋就是一個巨大的通訊網絡,

只要海洋有遍佈的角落訊號就能傳遞,

不過發展前提是要有微波科技與幅射科技,

當然這只是許多海上生活優點的其中之一,

所以未來不必悲觀,我們需要的是及早發展與適應。

 

第一個問題"水",也許可以靠努力解決,

但空氣與陽光可就不是這麼簡單了....

撰文/小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kp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